人工智能+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合。AI+汽车数智“研、产、供、销、服、管”全价值链数智化升级,如何向场景要价值?车企“十五五”规划中,如何高质量开创数智化、规模化、低碳化、协同化、国际化发展?日前,联友科技正式启动智焰计划,以不断升级的AI+汽车数智能力,赋能“十五五”汽车产业发展。
智焰计划:打造AI+汽车研产供销服管全价值链应用场景库
国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徐长明判断,“十五五”期间,我国乘用车市场,油车和电车(国内)的比例将是3:7,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国内)的比例将是3:7,中国系品牌在海外和国内销量的比例也将是3:7。“无论是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发展,还是电动车市占率的继续快速增长,都离不开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联友科技一直专注汽车数智化发展,建立了涵盖“研产供销服管”全产业链的数智化服务能力,为车企应对数智化竞争提供优质服务。”在联友科技总经理胡永力看来,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大热门赛道,AI应用成为企业创新焦点。
基于“十五五”AI+汽车数智化需求,联友科技正式启动智焰计划。该计划是联友科技联合车企客户、生态伙伴等共同打造的AI+汽车“研产供销服管”全价值链应用场景库。本次活动首发100+场景,规划1000+场景,计划投入1.2亿,促进AI+汽车全价值链场景成功应用。联友科技希望能携手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伙伴携手AI场景创新,赋能AI+汽车数智发展。
联友科技秉持“要在一厘米的宽度上打出一公里的深度”,从细微需求出发,在“研产供销服管”所有环节深耕,寻求AI+汽车数智化突破。如在生产领域,利用AI技术提升汽车生产过程的智能排产,提升汽车智能制造能力。面向未来L3级别自动驾驶,48V电气系统,大数据网络传输等要求,联友科技预研ZCU2.0产品, 这是一套更先进的中央+区域电气架构,更加集中化,满足高阶智驾驶,具备配电更灵活、通信更高效、迭代更快速等特点,可以帮助车企更好应对未来的电子电气机构发展需求。
深度理解汽车业务 AI Factory创新模式
基于AI给汽车行业发展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联友科技提出联友AI Factory创新模式,涵盖场景驱动的方法、开放合作的技术生态、业务和技术深度融合的组织、海量的AI应用场景,旨在助力汽车行业客户突破AI应用创新瓶颈,真正融合业务流程,真正带来价值。
谈及为何联友科技的AI Factory方法能少走弯路,胡永力强调,这主要是因为联友科技深耕汽车行业20余年,根据汽车行业的需求创新提出的场景四维评估法在发挥作用。以业务价值为锚,坚持四维量化(价值度、业务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和可运营度),可持续运营迭代并实现动态评估,可实现获利周期67%的缩短、用户满意度35%的提升和成本60%的降低。
“对汽车业务的深度理解,是联友科技最大的价值。”联友科技CTO俞斌强调,因为联友科技对汽车行业的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与实践,针对汽车产业链上的AI需求已有不错的反馈。“汽车数智化是长跑,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长期跟进,不断提升。以营销领域的知识库为例,需要不断更新,才能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营销需求。而这正是联友科技的优势。”
据了解,联友科技基于二十余年汽车+互联网行业积淀,以云共用技术平台为依托,以AI创新为驱动,聚焦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汽车金融、智能网联、智能舱驾、智能域控等核心业务,同时涵盖汽车研发、智慧采购、智慧办公、大数据、智能运维等领域,覆盖汽车行业“研、产、供、销、服、管”全价值链,提供汽车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为客户打造汽车数智化先进方案,已与70多家整车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为数千家经销商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联友科技还携手华为、腾讯、京东等多家互联网和数字化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行业生态。
联友科技副总经理朱播最后强调,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汽车产业链的韧性是车企全球化竞争力的一项核心能力。联友科技打造的智能全球物流平台(G-LES),利用全域数智化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可变、全程可视的供应链体系,帮助企业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帮助中国车企在“十五五”期间更好开拓全球市场。
(文/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