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武汉迎来了一场汽车行业的盛会——“2025 AI+汽车数智创享年会暨汽车行业‘十五五’规划数智发展峰会”。此次峰会由联友科技主办,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与专家,共同聚焦AI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探讨AI技术在汽车产业“研-产-供-销-服-管”全价值链中的深度应用与广阔前景。
行业变局:“十五五” 汽车产业的结构性重构与数智化刚需
国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徐长明在会上对“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作了深度解读。他指出,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三大结构性变革:油电比例将达3:7,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NEV与油车是共存共融关系;合资与自主品牌比例3:7,自主品牌抓住电动化与智能化新机遇实现快速增长,外资品牌未来也仍有机会;海外与国内品牌3:7,中系品牌海外市场全面发力、持续扩张,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长极。
徐长明强调,无论是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发展,还是电动车市占率的继续快速增长,都离不开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电动车本身就是高度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的产品,电动化的快速发展,必将要求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推进,自主品牌更大的规模化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中系车企品牌国际化,特别是智能电动车的国际化,数据如何管理与合规使用是关键。
企业破局:联友科技的机遇、挑战与差异化壁垒
在汽车数智化转型浪潮中,联友科技既站在了需求爆发的 “风口”,也面临多重竞争压力。但其深耕汽车行业二十余年的积淀,已形成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优势。
随着车企对 “研产供销服管” 全链条协同的需求日益迫切,单纯的 “通用型数字化工具” 已无法满足行业痛点。尤其是 AI 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场景 —— 如研发端的用户需求精准映射、生产端的多工厂智能排产、供应链端的风险实时预警 —— 需要 “懂汽车业务” 与 “懂数智技术” 的双重能力。这一需求缺口,正是联友科技的核心机遇:其基于行业 Know-How 的AI+汽车数智化解决方案,能够直接解决车企从 “数字化” 到 “数智化” 的转型痛点。
联友科技的挑战来自两个维度:一方面,需要持续应对科技大厂在通用技术领域的竞争。科技大厂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在通用技术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联友科技需要在竞争中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要跟上行业快速迭代的业务变革节奏。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联友科技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调整战略和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变化。
联友科技的不可替代性,源于其两大核心优势:一是专注汽车行业,深耕行业全价值链。联友科技深刻理解跨组织、跨部门等业务变革需求,能够打通底层数据链路,适配灵活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这使得联友科技能够为车企提供更加贴合实际业务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帮助车企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二是拥有大量扎根业务现场的项目经理、业务专家及架构师。这些专业人员对汽车行业细分流程及逻辑结构理解深入,能够快速响应业务变化,为车企提供“稳态中台+敏态前台”的体系,保障业务变革中数智化平台的及时支撑。
技术落地:AI +汽车数智渗透全价值链,重构汽车产业效率
“十五五”汽车数智化的重点体现在业务数智化与产品数智化两大维度,业务数智化聚焦研产供销服管全价值链的数智化转型,产品数智化则侧重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车载产品的智能化升级。从研发到服务,AI 正成为汽车产业效率提升的 “核心引擎”。
在研发环节,AI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为汽车设计注入新的活力。面对每年数百款新车及改款车的激烈市场竞争,车企必须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联友科技巧妙运用AI技术,构建用户需求与产品定义的精准映射体系,通过深度挖掘海量用户数据,助力车企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从而精准定位产品卖点,显著缩短研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同时,AI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的应用,也推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升级,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生产环节同样因AI技术的引入而焕然一新。联友科技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通过自研排产求解器,将复杂的生产计划制定过程变得高效而精准。该求解器能够在多工厂、多约束条件下迅速找到最优解,将原本耗时数小时的排产任务缩短至分钟级,极大提升生产计划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这一创新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供应链环节是AI技术应用的另一重要领域。联友科技打造的智能、韧性、可扩展的全球物流执行平台(G-LES),实现了供应链数据的全面追踪与可视化管理。该平台通过“一码到底”的追踪机制,确保了供应链各环节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同时,借助AI算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判断与响应,平台能够主动生成预案,缩短决策链,提升供应链的韧性。此外,平台还整合了车企、供应链伙伴、船公司等多方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协同网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在销售与服务环节,AI技术的应用同样广泛而深入。联友科技在线索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将传统的单向流水线流程转变为智能协同环。通过AI对线索进行实时标记、识别优质线索、匹配规则择优分配,自动邀约、建群、过程质检、推荐话术及画像提取,实现线索管理的端到端闭环。同时,AI在客户服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友科技推出智能诊断平台,融合大模型与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对话式分析、根因推荐、多模态分析和电池自动预警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
战略引领:联友 AI Factory 开启 “场景化创新”,投入 1.2 亿布局 1000+AI 场景
作为汽车数智化领域的领军企业,联友科技在AI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公司提出的“联友AI Factory”理念,以场景驱动为基础,整合了新方法、新组织和新技术的AI应用创新服务。旨在助力汽车行业客户突破 AI 应用创新瓶颈,不仅仅停留在写作、问答等浅层次的应用,真正融合业务流程,在 1 厘米的宽度上,打开 1 公里深度的突破口。
截至目前,联友 AI Factory 已落地 106 个场景,储备 146 个在研场景。在此基础上,联友科技正式启动“智焰计划”—— 联合车企客户、生态伙伴、院校等,共同打造“AI + 汽车全价值链应用场景库”。未来,联友科技计划投入 1.2 亿元,规划建设覆盖“研产供销服管”全链条的 1000+AI 应用场景。
联友科技认为 AI 应用创新的重要成功要素包含:以应用场景为基础,小步快跑;坚持长期主义,持续迭代运营;建立融合业务与技术专家的统一团队;注重知识治理和隐性知识挖掘;开放技术合作,建立生态联盟。
站在“十五五”的起点,AI 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未来,AI 将不仅推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还将重构产业生态。
作为行业引领者,联友科技的下一步目标清晰:一方面持续深化 AI 技术在汽车全价值链的应用,另一方面加强与生态伙伴的合作,共同破解行业痛点,推动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变革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